大件物流如何转型成大件智慧物流?

大件物流因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特殊性所以存在着一些被误解的想法,而且缺乏国家标准而影响到整个大件物流的市场。标准规范统一、行业运营管理水平提高、发挥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建设和联盟是大型工程施工建设进度中的关键。而这其中,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在其中充当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件物流属于特种物流,因其特殊性主要在于运输的特殊性,运输之外的仓储等物流行为与通用物流类似,故大件物流多数特指大件运输。
大件运输极具专业性而小众化,因缺乏国家标准和顶层设计而使全行业被各方打压。首先因其“不可解体、超长、超高、超高、超重”的特点,容易被非专业人士误判为超限超载而成为被公路治超的整治对象;其次,国内许多道路、桥涵、隧道的承载设计标准和建设等级较低,没有专用大件运输通道,难以承载大件运输通过,使得运输中伴随着过程风险,因此各种管理部门会人为地提高对大件运输破坏性和风险的预期,加重了对大件运输的政策限制;第三,大件运输受益方(包括供/需企业和地方政府)往往仅限于始发/到达两端,而途经区域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则承担着无收益的过程风险,责权利不统一导致途经区域管理部门更倾向严格管理;第四,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存在懒政思维,至今尚未有大件运输顶层设计和国家标准,结果各种规范相近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办法综合作用后,导致大件运输车辆全行业无法拿到合法牌照,而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大额物流价格又使得物流企业冒险非法上路成为常态,风险反而加大,也就进一步促使各方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和准入门槛,恶性循环;第五,由于没有国家标准规范和顶层设计的管理机制,加上大件运输本身具有巨大的市场利益,容易使得呈现管理部门末端岗位或权力寻租,联手行业“黄牛”欺行霸市,据专业协会统计,高达90%的大件运输项目均过手“黄牛”,这个灰色利益链条极大地破坏了行业正常运行,人为抬高大件运输的行业成本、降低服务质量。
如果以市场规模衡量,大件运输市场极小,似乎影响不大。2017年公路运输量368.69亿吨、水路运输量66.78亿吨、铁路运输量36.89亿吨、航空运输0.07亿吨,而大件运输年运量约2.5亿吨,占比约0.53%;2017年我国货物周转量达192588.50亿吨公里,大件运输的货物周转量约530亿吨公里,占比仅为0.25%。
然而,不可解体的大型物件往往是核电、水电和火电等大型工程中最重要的成套关键设备,关系到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大中型工程建设,也是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安全等关键支撑,不可或缺。
交通运输部在1996年制定的《大件运输管理办法》中,将大型物件按其外形尺寸和重量(含包装和支承架)由低到高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对营业性道路大型物件运输业户,按其设备、人员等条件分成对应等级的四类,高一类的业户可以运输同等级和低等级的大件物件。
尽管交通运输部统计可以经营大件运输的物流企业超过2万家,但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16)和《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6年第62号令)申报的企业不足5000家,而真正能达到全域覆盖的则不足200家,大件运输市场充斥着各种被转手分包且不具备大件运输资质的个体企业。
如何解决好大件运输三个层面的问题是决定大型工程施工建设进度的关键。第一,在政府管理层面要解决标准缺失、标准不科学、制度缺失、制度冲突、管理混乱、末端岗位寻租、懒政思维和雁过拔毛心理;第二,在行业运营环境层面要扶持管理水平高、安全诚信好和资质合格企业,避免出现与不良管理体制勾结的“黄牛”交易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第三,在企业运作层面要充分发挥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建设和合规企业跨区域联盟,一方面保证物流企业合理利润,另一方面为货主企业降本增效,全程杜绝收费高、质量差、安全性低等过程风险高的运作经营模式。
然而,与普通货运不同,大件运输运载任务较为临时性、单向性和个性化,难以实现双向重载的“重去重回”和利用规模化物流网络“结点成网”实现多向重载运输;大型物件又具有不可解体,如果没有恰当的车源、货源匹配,进一步加剧了设备浪费和回程空驶。据统计,大件运输车辆回程空驶率达到98%。
供应链、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构成的智慧物流恰恰可以全面或部分解决以上问题和约束,大件物流向大件智慧物流和大件运输全供应链的转变可能从顶层设计和系统环境上改变着大件物流业的产业生态,构建基于智慧供应链的更规范、更标准、更通用、更便捷、更集约、更安全、更高效和更环保的新型产业链生态圈。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实现了运营模式的两个重大突破。第一是将个别化的需求与个别化的供给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精准地对接,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对接的规模化;第二是将传统供应链一个收入源的理念扩展为从供应商、制造商、第三方物流、批发商、零售商、投资基金、消费者乃至政府资源的多个潜在收入源,高效低价精准实现了“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产业链生态逻辑。
大数据是提高大件运输多头管理间协同管理最便利的工具之一。大数据的目的是把分布在大件运输全过程涉及各区域、各行业、各节点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且含有意义的数据,依托云计算进行专业化处理,实现深度数据挖掘。
一方面,利用大数据进行深度数据挖掘,从大型物件的装卸、包装、加固、运输、配送等全供应链环节和运输路径相关基础设施条件上实现区域级和国家级的安全风险识别、控制和规避,建立强大的大件物流监控中心,实时全流程信息管理,包括大型物件和装卸、运载设备的RFID识别标签、车载移动终端、作业人员识别标签等,建立基于风险识别的预警和报警系统等。
另一方面,利用大件运输运价相对较高的优势,强力推行企业级信息化及智能化。将大数据作为大件物流企业经营获利的利器,利用大数据实现的全供应链物流整体优化带来效益与利润,让企业乐于建设自身的数据平台,从而实现大数据在管理部门与物流企业间的融合共享。
物联网及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将整体赋予大型物件、大件装卸设备、大件运输车辆等设备及相关零部件以感知器来捕获信息,赋予道路、桥隧、地域、行业、政策等以特征信息和实时导航及资源使用信息,赋予四类大件运输物流企业以资质信息和信用信息等,结合网络层和应用层的专门化处理,实现大件运输的全智慧控制。
应积极推进大件运输企业联盟或无车承运平台建设,最大限度低成本高效率地整合车源和货源以“结点成网”,在移动导航技术、云平台供需精准对接和高频次带动低频次物流的递增边际收益中形成大件智慧运输供应链。

上一篇